口罩短缺背后逻辑,化工原材料短缺
其实,化学工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许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化学工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且化工产品在加工、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而影响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所以,化工行业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个国家能不能没有化工产业?
我国有十几亿人等着吃饭,没有完整的产业基础怎么行?
可以说化工主要是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跟材料有关的问题。没错,是一切。
化学工业从民生的角度来说:她跟你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没有她你连远古时代都回不去,只能是石器时代。
化学工业从经济角度来说,化学工业是基础工业,没有化工的支持,盖房子哪来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吃穿住行的各类产品更无从谈起。
口罩短缺背后逻辑
疫情爆发突然,除了湖北全省各大医院都在寻求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广东、浙江、河南、山东、昆明等多地区医院也发出过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库存告急的求助,而“买不到口罩!”一时间也成了全国人民的苦恼。
“全国口罩厂家至少3万以上,在常态下市场供应充足,但现在疫情突发而且正赶上春节,天灾人祸,不仅是各地医院,全国人民都在找口罩,工厂没有足够工人加上原材料短缺,是造成近期口罩等防护物料短缺却供应不上的主要原因。
原材料进不来,就会影响工厂组织生产。大部分口罩生产企业都不会也没有能力储备很多原材料。
因此,市面上的口罩企业仍然滤材紧缺。1月27日,就有数家口罩生产企业通过浙江本地媒体平台寻求原材料供应商。也有口罩厂家指出,其实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都有不少无纺布生产企业,但疫情爆发突然,各方都准备不足,即使个别无纺布企业有存货,物流因素又导致拉不过来。
中国六大无纺布生产基地
1、河南省长垣市
河南省长垣市,位居中国三大卫材基地之首,拥有各类卫材企业70多家,经营企业2000多家,平时占据全国市场销量50%以上。
2、湖北省仙桃市
中国无纺布之都:湖北省仙桃市拥有非织造布及其制品企业10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占全中国60%的无纺布产品市场份额。
3、浙江省绍兴市
4、山东省淄博市
5、江苏省仪征市
中国非织造布与化纤名镇: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
6、广东省南海区
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示范基地位于南海区九江镇,总规划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北区分为配材生产区、成品生产区、高端产业区和物流仓配区四大区域。将医卫用非织造布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产业集聚基地。
我们通常说口罩是无纺布材料,无纺布是相对纺织布来说,就是非纺织的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
从口罩用料上来看,聚丙烯高熔指无纺布专用料成为最佳选择,可用于一次性手术衣、被单、口罩、盖布、液体吸收垫等多个方面。
有报道数据显示,1吨高熔指纤维料可生产大约25万个病菌防护口罩,1吨透明料可生产约50万个医用一次性注射器,疫情面前聚丙烯生产厂家正在积极行动,积极确保原材料能够充足供应。
口罩生产跟化工产业密切
中国口罩早已经实现流水线生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生产口罩的速度非常之快,而且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按照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台机器每秒就可生产出2至3只口罩,通常每分钟的生产数量在上百只,多条生产线可以用子弹出膛的速度生产。
口罩生产技术流程
此前的常态生产能力下,国内的口罩企业过的并不滋润,甚至严重过剩。这些年口罩企业经历了很多波折,2003年非典之前口罩厂家并不多,非典期间以及之后出现了一轮井喷,后来北京雾霾又冒出来一些企业,现在雾霾没有那么严重,又有一些口罩企业被淘汰了,这个行业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但即使如此,中国口罩产量仍占据全球的50%,口罩企业主要布局在长三角、珠三角、湖北仙桃和安徽桐城,全国至少有3万家口罩企业,知名口罩企业20多家,而湖北仙桃有3000来家口罩企业,是个产业集群,不过仙桃口罩企业95%以上是出口的,家庭式的小作坊生产,一家一厂。
化工不应该妖魔化
化学工业从公众印象角度来说:被妖魔化的太厉害,一提化工或者化学第一反应就是污染。拿很敏感的PX项目来说,大连、厦门等地都闹过PX的事,可有多少人了解过,PX的污染程度会有多大?是否可控?利弊该如何抉择?没PX你家全穿羊毛羊绒丝绸吗?
这件事造成的后果是PX成了人人喊打的妖魔,而中国目前还有60-70%甚至更高的需求是从韩国等邻国进口。
别再谈“化”色变
不可否认某些不合法合规的化工企业确实存在污染,存在爆炸,甚至事故伤亡的问题。甚至经过媒体传播后,问题就被无限扩大延伸,人们在充满化工污染、化工爆炸、化工事故的信息巨浪中丧失了思考,自然而然对化工产生了恐惧心理。
一些地方的化工产业发生事故、险情,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种种原因——
▲有的地方不具备承接化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既缺乏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的化工产业工人,又缺乏化工危废品的处理设备和能力,可为了短期利益仍硬着头皮兴建化工产业园区,对此显然应该果断关闭、彻底整治。
▲有些地方的化工生产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安全系数低、环境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潜在风险大,如果任其粗放发展而不加以整治提升、沉湎于“低端锁定”,就可能带来极大隐患,甚至让那些优质、高端的化工产业受到牵连。
▲有的地方化工产业过去基础很好,可因为厂房设备老化、相关产业的工艺有了新发展、环保有了新要求等,一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只要加以改造提升,就能达到标准,对这样的企业,就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一锅端”。
整治提升化工产业,绝不是不要化工产业、不再发展化工产业,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发展化工产业。一方面要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彻底淘汰整治安全系数低、环境污染重的小化工,另一方面也不能走向“谈化色变”的极端。
塑料、橡胶、油漆、涂料、药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服装……在我们身边,化工产品无处不在。化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健康发展的化工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有着极为密切也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工不单是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服务,也为我们国家和世界上的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在做支撑。过去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有了化工才成为可能。
这是在2019年11月,CCTV-2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为我们讲述《如何让化工更“美丽”?》
金属质感分割线
近年小编听得最多的就是“化工环保”、“化企关停” 的消息,在绿水青山的同时,又不会降低百姓的生活质量的追求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心和讨论的话题。
希望化工≠污染+危险,请别再谈“化”色变。
来源:流程工业